產業動態

 產業動態 / 首頁

2025打房政策新措施一次看!第八波打炒房?

2025/3/19

回上頁

盤點這些年政府是如何打炒房政策
自2020年7月以來,第一槍便是實價登錄2.0,使房市透明化,並針對預售屋炒房亂象,開出紅單禁售第一槍。
2021年7月實施房地合一與重購退稅,以課徵重稅方式阻絕短期炒房行為,再以重購退稅方式保障自住換屋族。
2023年7月修正「平均地權條例」,限縮預售屋炒房空間,並補強納管實價登錄2.0未規簡的契約解除事項。
同年9月祭出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(統稱央行限貸令),限縮投資客短期炒房及資金調度空間,迫使投資客退出市場。
2024年3月宣布央行升息半碼,升息後房貸負擔加重,房市明顯停滯,升息循環暫停後,觀望買般陸續進場。
同年6月再祭出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下調第2房限貸成數,放大資金缺口風險,讓炒房投資客知難而退。同時嚴查新青安違規戶,稽查轉租、人頭戶申貸等違規亂象,以取消優惠為手段嚇阻投資客利用新青安炒房。
2024年9月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到來,新增名下有房第1戶購屋無寬限期規定,再次下調第2戶限貸成數,且實施地區廣大至全國。
今年2025年2月加嚴舊制房屋稅收規則,針對舊制一般房屋,調高設算所得額標準,同時調高豪宅獲利率,並新增每坪單價門檻。

央行揮出史上最重「打炒房拳」,本波鎖定六類貸款,包括:新增名下有房者第一戶房貸不得有寬限期,第二戶房貸最高成數由六成降為五成並擴打至全國實施,公司法人房貸、豪宅貸款、第三戶以上房貸及餘屋貸款,最高成數均由四成降為三成。

被譽為打房重拳的平均地權條例》上路已滿一年,根據內政部的統計,2023年底持有4房以上的住宅所有權人比例相較2020年底減少了0.04個百分點,顯示打房效果初見成效。然而,法人持人多戶住宅的情況依然未見大幅減少,証明囤房現象依然存在。

2024年打房也持續在發酵中,央行不升息的同時,宣布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使得房市交易量縮減,買氣急劇下降,市場逐步降溫。2024年第4季房市已經進入“價穩量縮“階沒。專家預期2025年房市短期將維持價穩量縮但長期走向仍不明朗,接下來的房市發展如何,還得看政策調控、利率變化以及高端需求如何影響市場。

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指出,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打擊投資客借貸,取消非首購寬限期,以及將第2戶以上購屋貸款降至3至5成,另外調升存款準備率、銀行放款利率調高,甚至鑑價保守,對市場衝不小。卓輝華提到,從台灣房市結構屬性觀察,第七波打炒房不會讓房市那麼快反轉,雖然急速量縮,但價格是否下跌,仍得觀察1至2年,畢竟這些年房價大漲,建商、投資者有底氣撐,所謂降價、破盤的多因個別財務狀況所致。


  • 六都1月買賣棟數統計
  • 一秒讀懂第七波信用改制